惠施,宋国(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期名士、哲学家,以其“合同异”思想著称。生于公元前390年,卒于公元前317年,是魏惠王时期的宰相之一,因主张合纵抗秦,被驱逐出魏国后,他先至楚国,再回到宋国,与庄子等结交。
惠施与庄子是至交好友,他们经常进行辩论,甚至在《庄子》中有记载。成语“学富五车”便源自对惠施学问深厚的赞誉。他不仅博学,而且对政治有一定的见解,在外交事务上也颇有造诣。在魏王面前,他曾为国家制定法律,并多次被派往齐、楚等地参与外交活动。
尽管惠施留下的著作无法流传,但他的思想通过他朋友如庄子的作品得以保存,其中尤以“历物十事”最为重要,这些命题涉及宇宙万物的分析和理解,如天地之大、小、一、二、同异等问题。
一次,由于急忙赶赴任所,一船失足落水的故事,也反映了他的急性和执着,同时也展现了他在危难时刻能够保持清醒头脑,从而避免了更大的灾难。这则小插曲,也许可以用来形容他作为宰相处理国家大事时那样的决断力和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