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学勤,黄梅戏音乐天才,是怀宁县农村的黄梅戏传统文化的代言人。自幼在安庆市的田园间吸育,他耳濡目染于民间的黄梅音韵和丰富歌谣,种下了对音乐深厚的情感与追求。在他童年的记忆中,那个瞎眼算命先生拉二胡的声音,如同星辰般引领着他的心灵世界。他随着先生走了十里路,回家又独自走了十里路,这段经历成为了他生命中的转折点,从此,他迷恋上了那份美妙的旋律。
上中学时,他每晚坐在民众黄梅戏剧团门口聆听排练,不仅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也激发了他的艺术热情。年少时,他就展现出了非凡的音乐才能,在小学期间,自学拉二胡,并且凭借自己的手艺制作了一把蟒皮二胡。1954年,即将毕业于初中前的程学勤,因其卓越之处,被民众黄梅戏剧团邀请担任主胡演奏,这是他职业生涯的一大飞跃。
1955年,当程学勤遇见时白林这位著名作曲家后,他被《春香传》的魅力所打动,此刻他渴望自己也能创作出类似的作品。这一愿望促使他踏入作曲领域,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他只能通过不懈努力学习乐理和系统知识结构来弥补不足。在半个世纪内,程学勤创作了204部作品,其中包括大型、小型剧目,使得他的名字成为安徽省黄梅戏音乐界不可忽视的人物。
1984年的《渖婿招婿》、1988年的《公主与皇帝》,以及1990年的《黄山情》和1992年的《桃花扇》,都因为其高超之处获得了国家级奖项。而2000年度,《山乡情悠悠》更是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戏曲片奖”。
在长时间工作实践中,程学勤积累了一身精湛的手艺,其作品优雅而动人,让人们仿佛置身于古老小镇之中。他本人虽然并不看重那些金银杯碗,却更珍视百姓们真挚的心意,因为这正是最纯粹的情感表达。对于如何让黃梅戲保持原味唱法,又能融入时代新风气,程學勤有着坚定的信念——继承传统,同时发展新的元素,以全新的姿态呈现给观众。他说,一首真正具有生命力的作品,就是为老百姓带去欢乐,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归宿。
因此,我们可以说程序员是一位生活在两种世界之间的人:一个是技术驱动、逻辑严密、代码如诗;另一个则是故事讲述、情感共鸣、旋律绕梁。而对于我们来说,每一次听到黃梅戲的声音,都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意与温馨的地方,那里住着一种特殊的心灵—— 程学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