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侯争霸的岁月里,秦哀公时期的申包胥悲痛哭泣于秦庭。那个时代,大国兼并小国,扩展疆土,而新得土地的分封往往激发大夫们之间的权力斗争。大夫们的势力日益增长,他们间不乏相互厮杀。内忧外患迫使诸侯暂停对抗,寻求和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宋国的大夫向戍晋楚边境,以调解人的身份奔走。公元前546年,在宋国举行了著名的“弭兵会议”,晋楚两大国家及其他几家联合签订盟约,将除齐、秦之外的小国都要求朝贡于晋、楚,并分配霸权。随后五十多年内,没有再发生大的战争。
然而,当楚平王即位,他废掉太子建,并逼死伍奢父子,以及令其儿子伍尚回国被害。当太子建得知消息后带着儿子逃往宋国,而伍奢另一儿子的伍子胥则逃至吴地。在那里,他与太子建立联系,但因私欲报复而策划夺取郑定公政权,最终遭到失败。他携带公子胜投奔吴地,与东皋公等人合作巧妙过关,一度躲避追捕。但最终他通过伪装成功进入吴地,为将来的一系列战役打下基础,同时也为自己的家族找到了归宿。
在这段历史中,我们看到申包胥悲痛的心情是对当时政治动荡和个人命运变化的一个反映。而伍奢一家的故事,则展示了忠诚与牺牲精神,以及一个家庭为了生存和荣誉所面临的人性考验。这段历史,也揭示了古代中国社会矛盾尖锐化以及各个地区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的情况,是如何影响着个人命运和整个社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