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忆着秦厉共公的岁月,那是一段充满变迁和挑战的历史。在公元前475年,秦厉共公二年,我国蜀国前来赠礼致敬。随后,在五年(公元前472年),楚国也向我们秦国表示了友好姿态。六年(公元前471年),义渠与绵诸分别派使节来到,我们接受了他们的赠礼,并且绵诸还求助于我们。
七年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彗星,这是自然界的一种征兆。在同一年的末尾,楚国王子英选择投奔我们的国家。这一切都在显现出一种新的格局正在形成。
到了十周年(公元前467年),又一次彗星出现了,同时庶长率领军队修复魏城,这座城市位于今天的山西省芮城县北部。十四周年(公元前463年)时,晋、楚两大强邻再次带着厚礼来到我们的宫廷里。
十六周年(公元前461年)的春天,我下令修建黄河边上的护城河,并派遣两万名士兵深入西戎的大荔地区,以夺取其王城。我还命令修补那座被人遗忘已久的庞戏城,它位于今天陕西省白水县东北角。
二十年的岁月里,我亲自率领军队讨伐绵诸,而在接下来的一切顺利之后,我们设立了频阳这个新县份。而就在这一时期内,晋国夺得了武城这片土地,它位于今天陕西省华县东部。
二十四年的秋天,当知襄子的势力受挫而战败,其领地最终被赵、韩、魏三家瓜分的时候,我感受到了时代的剧烈变化。那一年也是赵武灵王开始采取改革措施以增强国家实力的一个转折点。
接着,又有一些族人逃亡至我方,他们是智开及其从属者,以及后来的智宽及其随从们。当左庶长在南郑建立了一座新的城市时,我们迎来了更多的人才和力量。更有趣的是,在越国方面,他们甚至主动向我提出了迎娶我的女儿为妻这样的条件,这无疑是在加强彼此之间的联姻关系和外交合作。
然而,即便如此,也不能阻止战争继续进行。在最后几年的岁月里,无论是我对抗义渠并俘虏其君主,或是面对日食这种自然灾害,都让每个人都意识到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而当我去世之际,被安葬于人里的地方,也成为了历史上一个重要节点之一。我留下的两个儿子——秦躁公和秦怀 公,最终决定由长子继承我的位置,从而开启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