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仅是一名热爱京剧的票友,更是对京剧深入研究和传承的忠实者。他的父亲郝寿臣是一位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对于儿子学戏持反对态度,但郝德元并未放弃,他通过暗自学习和模仿父亲的技艺,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京剧演员。
在读书期间,郝德元曾介绍燕京大学丁秉鐩结识杨小楼,但后来被认为是丁本人的攀附。1940年,他在庆乐园观看袁世海演出《青梅煮酒论英雄》并结识了他。1944年,在张伯苓家中,由校友吹笛,自己司鼓并演唱《醉打山门》中的两支曲牌,表现出了其独特的声音和韵味。
1948年,郝德元获得美国纽约大学入学许可书和助学金,并在美留学八年期间,没有一天忘掉 京剧。他创办了“国剧雅集”,这是美国第一家 京剧票房,它影响深远,使得 京 剧 在 美国 各 地 的 华 人 社 会 已 有 几十 家 之 多,而且越办越火。
1956年,他奉命归国,在北京师范学院任教,并讲授《教育与心理统计学》。1957年,《郝寿臣脸谱集》在他的宅邸正式开拍,并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本画册被糊上了窗户,只能幸运地找回一本珍贵遗产。在1996年的再版首发式上,这本脸谱集永久陈列于主席湖南故居,为后世人们瞻仰。
1980年代,“郝寿臣艺术整理委员会”成立时,他们竟找不到一本脸谱集,只有王光美同志慷慨赠予他们。这份珍贵遗产不仅见证了一个家庭的历史,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