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禹,字高密,以治水著称,被后人尊称为大禹、帝禹。据史料记载,我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或说是六世孙),父名鲧,是崇伯,而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我在治理黄河方面展现了卓越的才能,因此被舜封为夏朝开国君王。在诸侯的支持下,我在阳城(或平阳)建立了都城,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商均于虞。
传说我与涂山氏女娇结婚不久,就离开家乡踏上治水之路。当我第三次经过家园时,其子启已经懂得叫爸爸,与我挥手打招呼,但我仍未停下脚步。作为夏朝第一位天子,我以治理滔天洪水和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而闻名。我去世后安葬于会稽山上,即今浙江绍兴市南,有禹庙、禹陵、禹祠纪念我的功绩。自秦始皇起历代帝王都来祭拜这里。
作为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我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因为治理洪水和发展国家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结束原始社会部落联盟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社会形态,用阶级替换原始社会,以文明社会替换野蛮社会,为中国帝王历史沿革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