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身贫寒,童年因嗜好山歌和黄梅曲而触犯习俗,她被迫离家。她的智慧与勤勉使她在短暂的时间内迅速成长。她13岁时成为严云高的学生,在枞阳、桐城等地学习并演出黄梅戏。在此之后,她又接受了著名艺术家的丁永泉指导,并在贵池、青阳、安庆等地展现自己的才华。1947年,她跟随胡金涛和刘凤云学习京剧表演,而1949年后,则是白云生的师承下,不断吸收各种兄弟剧种的精髓,以丰富自己作为一名艺术家的素养。1953年,她加入了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她的声音如同清晨的鸟鸣,唱腔自然朴实,同时她的演技生动活泼,让人感受到一种真挚的情感表达。她注重人物情感的刻画,每一次表演都力求达到声情并茂,使人回味无穷。在众多角色中,她塑造了一系列鲜明性格的人物,如《打猪草》中的陶金花、《天仙配》中的七仙女、《女驸马》中的冯素贞、《牛郎织女》中的织女,以及现代戏《丰收之后》中的赵五婶。这其中,《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的影片版也广受欢迎。在23年的艺术道路上,她为黄梅戏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