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皓然道长吴国学的爱国情怀

在公元1890年至1964年的岁月里,龚皓然道长以其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卓越的针灸技艺,为中华民族贡献了无数的人生财富。他的故事,像一道道金色的光芒,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

少年时期的龚皓然,与表姐姜氏一起读书习武,他们的友谊如同两颗紧密相连的心脏,共同成长。在18岁那年,他与姜氏结婚,一家人生活得和谐美满,但伯父去世后,他为了避免家庭不和,便独自一人踏上了修行之路。

1912年2月,龚皓然来到热河省丰宁县青云山八宝洞拜韩诚寿为师。他在那里苦行三年,开荒地100多亩,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意志,也培养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在1915年,他离开八宝洞开始云游四方,以寻找更高层次的修行伙伴。在这段时间里,他遇到了紫康道人胡诚明,被收为徒,并学习了炼神、固精、养气等决断,以及天罡针法。

经过7年的潜心学习,龚皓然回到社会,用他所学到的知识帮助人们治病。1931年的“9·18”事变之后,当马占山将军力主抗日时,龚皓然立即成为他的将士们治病人的医生。他住在吉林交河县老爷岭,用他的针灸技术救治了无数受伤士兵。当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流浪于奉天、山东崂山,再到山西介休朱砂洞,为官兵们提供医疗援助。

1937年的芦沟桥事变发生后,当介休遭受日机轰炸时,龚皓然渡过黄河来到西安八仙庵,再次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事业。随着战火蔽延,他辗转于风翔、岐山等地,最终定居宝鸡,在那里他用自己的一双手救活了大量难民。为了避免日本飞机空袭而来的威胁,他搬迁至店子街北坡,并募捐建造了一处名叫“八卦洞”的避难所,从此每天诊治700多人,是真正的人间佛祖。

解放后的中国,对于这样的爱国英雄自然是敬仰之至。在1952年重建店子街小学捐赠桌凳100套以及担任宝鸡市道教协会会长期间,无论是在经济建设还是精神文明方面,都表现出了对国家命运深切关怀及积极参与态度。当国家第一次发行爱国公债时,即认购100万元旧币,这份支持不仅体现了他对国家发展的信心,也反映出作为一个普通百姓对于革命理想坚定的承诺。

然而,在1959年12月6日,由于一些政治原因被诬以“反”罪判刑10年,这个含冤30年的爱国者最终因疾病在狱中离世。但1987年8月29日,当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法院撤销原判宣告无罪的时候,让这一生的正义得到了昭雪。

《普济录》是 龚皓然留给我们最珍贵的一笔精神遗产。这部著作全文约8千字,是他从事针疗实践近40年的经验总结,对医学界具有极高价值。不论是在阐述天罡针法理论还是推广此法服务人民健康上,《普济录》都充分展现了作者对医学科学研究的热忱和责任感。此外,每当纪念活动举办,如2010年的120周年纪念活动,都有更多的人回忆起这个伟大的爱国者及其崇高的情操与巨大的贡献,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样一位伟大人物,以及他们带给我们的启示:真诚、勤奋、一往无前,只要抱有一颗忠诚的心,就能创造出无法估量的人生传奇。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