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慎中,字道思,以清源山峰遵岩为居,号遵岩居士。明代诗人、散文家,因其文学成就,被称为嘉靖八才子之首,是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早年,王慎中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而号称遵岩居士。他的生平不凡,从四岁便能诵诗至十八岁举进士,并授户部主事、礼部祠祭司等职。他与当时的名士们如唐顺之、陈束等共同研讨学问,使他在文化和学术上大有所成。
王慎中在翰林院任职后,再次被提拔为考功员外郎,并升任验封郎中。但由于政治斗争,他遭到排挤,最终被贬官常州通判。在此期间,他继续致力于文学创作,对欧阳修、曾巩等人的作品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开始效仿他们的文风。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慎中的文学地位日渐显赫,他擢升为山东提学佥事、江西参议和河南参政等高级官职。他的文章以“义法”两字著称,不仅重视文章形式,还要表达出作者内心真实的情感和思想。他提倡文章要“直抒胸臆”,并且认为复古主义的关键在于“病于法之难入,困于义之难精”。
王慎中的作品广泛涉猎,包括散文《海上平寇记》、《游清源山记》以及五言古诗《登金山口绝顶》、《游白鹿洞》等。他留下多篇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遵岩集》,由张汝珊编纂并撰写序言。此外还有《玩芳堂摘稿》、《遵岩子》、《王参政集》、《选集》和《文选》的出版,为后世留下了宝贵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