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康与王珮瑜共赏京剧两位票友深入人心

自小对京剧情有独钟,10岁便登上舞台,尤为倾心于黄桂秋先生的艺术表演。1956年,我正式拜师黄先生,跟随他22年,不仅深受其艺术指导,还获得了黄派传统的精髓。黄桂秋老师不仅教给我所有的技艺,更将自己的一切绝技传授给我。我始终认为,无论是旦角还是老生、花脸戏,都应该互相支持和理解。在这个问题上,我坚信专业与票友应携手并进。

朱永康

在业余时间,我常常参与票友活动,以《玉堂春》、《王宝钏》、《春秋配》、《别宫祭江》、《蝴蝶媒》、《双官诰》等经典剧目进行表演。我也尝试学习和研究京剧音乐理论,并在晚年完成了《春秋配》和《别宫祭江》的谱曲工作。此外,在1993年我还远赴美国讲学,与当地京剧爱好者合作,将京剧文化带到了海外,并成功票演了麒派名作《斩经堂》,扮演吴汉之妻王兰英一角,也赢得了美方观众的赞誉。

随着年龄增长,我依然保持着对黄派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在现场表演时,即使是在较大的场合或重要节日,也能以优雅的声音唱出那段二黄腔,让人回味无穷。就像我的老师那样,每次出场前我都会喝一点酒,以此来调动自己的嗓子,使每一次台上的表现都更加完美无瑕。

我的毕生事业就是要将这份热情和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让世界了解到中国古代戏曲——京剧这一独特而灿烂的文化遗产。而现在,当我回顾过去那些与老师共度过的情感时,那些珍贵瞬间仍旧如同昨日一般清晰可闻。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