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清波与赵俊峰的书法之旅:从山西到中国文化的深处探寻初唐四杰背后的故事
在赵俊峰斋号玄轩、石渠阁,别署飞鸿、墨子、山中隐者,他以字子瞰闻名于世。出生于山西省泽州县,本科学历,美术师,中员,九三学社社员,供职于泽州县文化局。他是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协会员、九三学社山西书画院书法家,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以及多个其他组织的成员。
赵俊峰作品曾多次在省级以上展览中入展,并获奖。他完成了个人电脑字体库--“赵俊峰钢笔行書”,并发表文章在《笔阵图》(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刊)等报刊。曾任主编和编辑印发《晋城市首届硬笔书法作品集》,编撰《晋城书法二十年》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2011年,被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等单位评为“全国双百优书法家”。2016年度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被授予他,并被聘为晋城名家进校园活动特聘顾问和导师。他的工作得到了《中国书网》、《山西日报》、《商情》(湖北省教育/学术类刊物)、太行日报等媒体的广泛报道。
我第一次遇见赵俊峰是在兰花杯比赛上,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位内敛沉稳的人,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对艺术追求的热忱。在一次电话交谈中,他询问如何将文章发表在《笔阵图》上,我们通过微信交流来解决了一些问题,比如关于启功先生一件草写作中的误差。
尽管我们不经常见面,但通过这些联系,我感觉到赵俊峰是一个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的人,而且性格率真谦恭。在讲座和开幕式上,我有机会了解到晋城的地理位置以及它丰富而独特的地形风貌,它成为了华夏文化的一个重要起源地。我还看到过一些著名人物,如慧远、刘羲叟、张慎言和陈廷敬,他们都来自这个地方,这里培养了许多文学大师。
作为一个新星,在晋城青年界内外享有一定的声望,一些人认为他是骨干之一。他的创作结合帖式基础,以篆隶为辅助,再融合二王及张旭怀素孙过庭王铎等人的技巧取得了显著成就。此外,他担任了几个组织机构中的高层职务,这显示出了他的影响力以及其能力。但对于硬笔这种特殊手段来说,它建立在毛筆基础之上,更像是毛筆書寫的一种补充或延伸,让这两种技术更紧密相连,为后续研究提供更多可能性。
我认为,不仅要掌握技巧,还要理解文学史哲学。这需要阅读相关理论文献,以及文字学古典文学美学史学这样的知识背景。可以看出,从唐楷入手至篆隶再至行草,是一种不断探索自我的过程。而且,只有不断跳出自己熟悉的手迹去尝试其他形式,就能发现新的视角,对自己的创作带来革新。此外,与众不同的林语堂甚至说:“假如生活在中国,我一定是个書畫家的,而不是画家的。”这是因为書畫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替代的地位,无论你身处何方,都难免感受到其魅力与深度。而且每一位藝術工作者都知道,无论技术多么精湛,都不能忽略道德层面的提升——即使你只专注於技術,也必須讓藝術從詩意升華為道德與智慧,這便是學者型藝術家的境界。而韓清波正是我們這個世界上的其中一個例子。他總是閱讀各種相關書籍,並進行散文創作,這對年輕學生來說尤為難得。我們應該支持像趙俊峰這樣的人,因為他們正在將我們傳統文化帶進未來,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詮釋中國經典風格。如果趙君豪能持續保持這樣的心態,那麼他無疑會成為我們時代最偉大的書畫大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