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晓晓 黄梅戏MP3数据驱动

慕容晓晓,黄梅戏的新星,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深情的演绎,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她的每一首歌,都像是黄梅戏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照亮着人们心中的温馨与美好。

在安庆市怀宁县这个黄梅戏的发源地,她自幼就接触到了这门艺术。家乡农村中,那些自发组织的黄梅戏团体和传唱着的地方民歌,让她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培养出了对音乐的热爱。在她的童年岁月里,那些由农民自发组织的小型演出,就像是一道道神奇光芒,将她带入了一片充满诗意和传奇色的世界。

六岁那年,她第一次听到了瞎眼算命先生边走边拉二胡的情景。那不仅是对音乐的一个初次接触,更是她心灵深处一个坚定信念的诞生。她决定要追随自己的内心感受,用最真挚的心去追求那个让自己感到无比震撼的声音。

上学期间,她总是在放学后悄悄跟随那些正在排练黄梅戏剧团的人们,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情感,都在她的耳朵里回响。这份痴迷,不仅激励着她不断学习,还驱使她在十二三岁时,即便买不起真正的二胡,也用自己的双手做了一把蟒皮制成的小胡笛,从此开始了自己作为一名主胡演奏者的道路。

1954年的春天,当初中学未毕业时,她被民众黄梅戏剧团招进来,这个决定改变了她的整个未来。当时白林老作曲家的《春香传》让她既惊叹又羡慕,因为那正是她梦想达到的高度。而从此,她开始涉足作曲领域。尽管没有经过专业音乐学院系统学习,但程学勤那种对音乐永不满足的心态,以及他那渴望创造更美妙作品的心,使他能够快速适应新的角色,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从1955年的第一部作品《杜鹃》到2005年的电视剧《明月清照》,半个世纪里的时间里,他创作了204部大、小合集,是安徽省黄梅戏界的一颗璀璨明珠。他以一种超凡脱俗的手法,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 黄梅戲,为这门艺术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保持其原有的韵味,让它更加丰富多彩而又根植于人民群众中。

1984年的《渖婿招婿》,1988年的《公主与皇帝》,1990年及1992年间制作的大型电视剧,如《山乡情悠悠》等,都获得了国家级奖项证明他的才华。而他的很多作品虽然并非获奖,但却深受老百姓喜爱,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个更大的荣耀。

程学勤说:“我认为作曲必须有主见,我主张保持原味唱法。”他的宗旨就是“继承传统、发展传统,以时代新面的姿态展现给观众”。他认为,只要能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就是最高尚的事业。他生活在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候,他用自己的方式,在不断推动这一古老艺术形式向前发展。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