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峰书法小故事字里行间藏着智慧的光芒

赵俊峰:书法小故事,字里行间藏智慧光芒。山西省泽州县人,美术师、中员,九三学社社员,文化局工作。他是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协会员、九三学社山西书画院书法家、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和青年书家协会成员。常务理事晋城市硬笔书法协会主席、职工书画家副会长、市政协委员和青联委员。

作品多次展出获奖。2011年完成电脑字体库“赵俊峰钢笔行写”。文章发表于《笔阵图》等报刊。他曾任主编《晋城市首届硬笔行写作品集》,编撰《晋城二十年》,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被评为全国双百优書寫者,并获得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他还是晋城名家进校园活动特聘顾问导师,并获优秀文艺人才称号。在媒体如中国書法網、《山西日報》等进行了专题报道。他的作品清新质朴醇厚典雅,被认为是新晋的山西書壇星光。

他從唐楷入手,又深研篆隶,取法二王及张旭怀素孙过庭王铎,在創作上取得成就。他担任多个组织领导职位,是一位影响力广泛的青年書寫者。

我有经验:写行書不可不學草書;寫隸書不可不學篆書。一是源流衍生之關係非融會貫通不能游刃有餘;二是把草體結構用於行中,把篆體結構放於隸中則更豐富技巧語言。他說前幾年較多臨草後來臨行較多,這很正常,一味同一種姿態久了會腻烦。此時跳出而回,或许能發現你的筆下已非昔日風貌,以篆為隸或楷入隸,便能保持古雅與流俗之間的平衡。

林語堂說:“文字乃中國傳統文化之核心。” “文字乃中國美學之基礎。” 喜歡上這藝術的人真是幸福,如果能一生專注此事則更幸運。而即便毕加索也說:“假如生活在中國,我一定是个書畫家,而不是繪畫家。”

技巧可以練習充實完善,但它還需文学史學哲學等知識支持。“技進乎藝”,但也要“藝進乎道”。過去有人提倡成為“學者型”作者方向正確,“功夫在詩外”,需要透過閱讀相關著作來提升創作能力。我們經常看到俊峰除了閱讀技術著作外,也涉獵文字學古典文學美學史學等,他對此也有所貢獻,即散文創作對青年來說尤其難得見到。

祝愿赵俊峰艺术大发展!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