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愿意学京剧郝德元京剧票友郝德元

郝寿臣因受尽“经励科”盘剥,尝够了戏子低人一等的苦楚,决不许郝德元学戏,严令儿子读书做个“人上人”。郝德元生于父亲身边,绕膝承欢,耳濡目染,对京剧情有独钟。尽管遭到父亲的反对,但他仍然痴迷于学习京剧。在父亲的监督下,他暗自苦练技艺,从小到大,一直坚持不懈。终于,在1938年辅仁大学毕业时,他已经能模仿父亲的唱念做表无一不惟妙惟肖,还能自弹自唱。

在读书期间,他曾介绍燕京大学丁秉鐩结识杨小楼,这段经历后来被编者认为是丁本人的攀附。但实际上,他们确实有一次相遇。那年的1940年,在庆乐园观看袁世海演出《青梅煮酒论英雄》,并与其结识。这段友谊对他的艺术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

1944年10月17日,在南开中学40周年校庆上,由校友吹笛自己司鼓,并演唱《醉打山门》中两支曲牌,其嗓音雄浑笃实,韵味醇厚,让人感受到了一丝神髓。此后,他取得美国纽约大学入学许可和助学金,并在美八年期间,不断学习和工作,同时也没有忘记京剧。他在美国创办了第一家京剧票房——“国剧雅集”,公演86场、206出戏,为推广 京剧作出了巨大贡献。

1956年,当北京电影制片厂筹拍戏曲影片《群英会·借东风》时,曹操一角由郝寿臣扮演。但就在预演前夕,因连日劳乏而病倒。郝德元恳请袁世海代替父亲扮演曹操,以缓解情况。这次事件让人们认识到了艺术遗产的重要性,也促使吴晓铃等人立即行动起来整理并拍摄脸谱资料,最终出版了《郝寿臣脸谱集》。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珍贵资料一度失散,但幸运地通过王光美同志的一份慷慨赠礼得以重见天日,并最终在1996年用主席珍藏本重印问世。在首发式上,由郝德元亲手将此画册永久陈列于湖南故居,为后来的研究者们提供了宝贵资源。此外,他还参与教育部委托华南师院举行的教材编写会议,以及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成立考试研究委员会,是他退休前的重要工作之一。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