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设计:聂毅新华社长沙5月3日电(记者张格、谢奔、周勉)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归还共享单车时,明明在停车区域内,却被系统误判;和好友共享实时位置时,定位图标飘忽不定;等网约车时,发现人等不到车、车找不到人……
这些窘境,往往是由于定位精度不够所致。
如何让更精准的定位服务在更多场景得到应用?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究领域,来自湖南省测绘科技研究所的“90后”副总工程师叶飞,在推动高精度北斗定位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4月29日,当他沉浸于模型算法研制之中,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时间与空间,是宇宙万物的基本属性。从抬头望星、观测天象到推算历法,从司南到罗盘……亘古亘今,人类一直在探索获取时间和位置的最佳方式。
“北斗星,自古为中华民族定方向、辨四季、定时辰。”叶飞说,“以‘北斗’命名的我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如今已能提供更为精确的地理信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曾在乡间漫漫星河中寻觅智慧之光,如今已成为引领科学潮流的人才。在十多年的科研旅程里,叶飞参与了北斗二号系统建设,并对北斗三号进行了深入分析。他现在正带领团队,不断探索新的技术路径,以实现高效且成本可控的高精度地理信息服务。4月29日,当他站在户外测试现场,与同事们一起努力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他的声音透露出对未来无限期待。“我们要将技术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使其简单易用,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他说。
现有的许多技术虽然强大,但却无法真正实现规模化应用,因为它们需要大量计算资源或复杂的人机交互。而叶飞正在致力于打破这一局限。他希望通过创新性算法和设备设计,将高精度地理信息服务普及给广大用户,无论是在智能手机上还是其他终端设备上,都能轻松获得准确的地理位置信息。
“我的目标是让人们能够随身携带一颗小型、高性能的地球指针,这样,无论是在城市繁忙的大街小巷还是偏远山区,我们都能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叶飞说,“这将极大地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文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