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养心殿从明朝开始皇帝才是首位办公者(图)

自公元1772年雍正皇帝将寝宫和办公室都搬到养心殿后,它的名声日隆。今日各种长度不一的清宫戏更将养心殿的大名推到妇孺皆知的高度,许多游人来到故宫,第一要看金銮殿——太和殿,第二就是要看养心殿的。

然而,不论多么显赫的地位,其实并非第一个赋予养心殿神圣使命的人。在他搬进这里100多年前,有一个人,他已经将此地作为帝国的中心。

《明宫史》记载:“养心殿……内向北者则司礼监掌印秉笔之值房也。其后层尚有大房一连,紧靠隆道阁后,祖制宫中膳房也。”第一个在养心殿办公的人,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大太监魏忠贤。

万历十七年(1589),河北肃宁一个姓魏的青年告别了妻子、女儿,将家族所有散碎银两背上,一路向京城走去。他的目的地是紫禁城,此刻他最大的梦想是在那里做一名宦官。一路上,他默默祈求上苍保佑梦想成真,因为他已无路可退。

22岁对于宦官来说实在太老了。但魏某高大俊朗的身材发挥了作用。明人谈迁《枣林杂俎》记载:“客某奇其貌,资值东宫。”这个神秘中间人的名字始终没有传出,只留下对魏忠贤得势后的赞美。

魏某侥幸入宮後,被主人随便起了个名字——李進忠。他性格豪爽、身材健美,在整个宦官权力体系中,他注定处于最底层,但却因运气与机遇而翻盘,最终成为“太監”,担任司禮監秉筆太監职务,这一切都是由那一次偶然的事业决定的。

朱由校出生时,其父朱常洛即位摇摇欲坠,但万历皇帝漠不关怀孙子,因此直至万历四十八年(1620)才册立为皇长孙,并授予学习机会。这一年,即天启元年,大变脸的是王氏母妃驾崩,小皇帝朱由校被迫独自一人承受巨大的压力,而那个曾经默默祈求着梦想成真的青年的文盲宦官李進忠,却因为卓越的情感支持与政治智慧,而一步步攀升至顶峰,并在历史舞台上的角色变得不可或缺。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