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多少位帝王的故事从148个朝贡国到清帝国的22个变化之谜

清朝的贸易帝国:从明朝的148个朝贡国到22个贸易伙伴,背后是怎样的历史变迁?

在明朝时期,有148个国家向中国进贡,这些国家不仅包括亚洲的大多数地区,还有非洲、欧洲和美洲的一部分。然而,当清朝建立起来时,这一数字急剧下降,只剩下22个贸易伙伴。这一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在于领土面积的扩张和贸易体系的转变。

清朝拥有1453万平方公里的大陆面积,而明朝只有350万平方公里。这些额外的领土包含了曾经独立或半独立状态下的地区,如西域诸国。在清代早期,西域已经被准葛尔汗国统一,但随着清军的征服,最终这些地区也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商业利益。当时的小国和部落会向明朝提供一些价值不高的物品,但却获得回赠物品价值几倍乃至十几倍这样的巨大报酬。这种极端丰厚的地中海交易激励许多国家争相进贡,以获取低廉商品,然后再将其在本地出售。此举使得琉球等岛屿能够通过这场“无本万利”的游戏积累大量财富。

然而,这种政策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包括伪劣产品泛滥以及官方无法处理大量来往货物的问题。一斤龙涎香,在苏门答腊只值1斤铜钱9分,如果作为“贡品”送到北京,却要赏赐48分;而1斤锡只值500文,要送给琉球则需奖励8分;胡椒原价19文,却能得到30分,收益达到了160倍。

最终,由于成本过高,一些花费巨大的礼物如胡椒、苏木等就被当作官员工资发放了出去。而传教士利玛窦认为,实际上这一切并非世界向中国进贡,而是中国向世界进行“援助”。

到了清代,则完全改为通商贸易模式,并设立了四大港口——广东、福建、浙江和江苏,其中广州专门负责与西洋进行交往。其他港口则与琉球、日本及南洋进行交流。在1758-1838年间,广州港接待了5107艘来自西洋的商船,其规模远超明代。

总结来说,从148个 朝贡国到22个贸易伙伴,是由领土扩张、商业策略改变以及国际关系演变所决定。在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时代背景如何塑造不同形式的人类互动与交流。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