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公元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开创了隋朝的统治。作为汉族人,他出生于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是杨震十四世孙。在少年时期,杨坚被赐予鲜卑小字那罗延和姓氏普六茹,但他在掌权后恢复了家族的汉姓“杨”,并促使受西魏恭帝赐姓的汉人恢复他们的本名。
在位期间,杨坚不仅通过军事征服统一了长时间分裂的中国,还击败了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他推行了一系列内政改革,如建立先进的人选制度,加强文化经济,使得中国进入一个繁荣盛世。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一个高峰时期。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杨坚变得更加猜忌和苛刻。他听信谗言,将一些功臣故旧处决,并逐渐破坏法制。他的刑罚极其严酷,有些甚至是不合理,不符合任何法律准则。此外,他热衷于廷杖,对官员进行打击,每天有几次。而晚年的生活也受到诸子之扰,他曾软禁自己的儿子秦王杨俊,然后将太子杨勇贬为庶人,并改立另一个儿子为太子。
最终,在把皇位传给他的儿子杨广后不久,即失去了对国家的事务控制力。这段历史上的短暂存在只有三十七年,从589年的灭陈开始算,只持续二十九年。一代人的历史循环中,这样的转折常见,比如春秋战国、秦朝与汉朝,以及南北朝与唐朝之间相似的模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