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和的家族背景可以追溯到他的曾祖父田成子时代。田成子通过大额贷款、大量收回小额债务,赢得了民心,同时消灭了其他旧贵族和齐简公,基本上掌握了齐国政权。随后,田和的祖父田襄子担任相位,他不仅使自己的兄弟们都成为齐都邑的大夫,还与三晋建立友好关系。继承父亲职位的田白,在其治理下,田氏的势力进一步增强。
到了公元前405年,田和继承相位,并在次年的三晋对齐长城的侵攻中失利。这时期的齐宣公被认为是傀儡君主。在宣公去世后,其子齐康公即位,但他因荒淫作乱而忽视国事。于是,在公元前391年,田和将康公迁往海上,让他管理一座城,以便为先人的祭祀提供所需。而这也标志着 田和自立为齐君。
接着,在公元前390年,赵师伐魏并取得了襄阳之战。不久之后,于浊泽(今河南长社县境内)会见魏文侯、楚人及卫人,与他们商讨以侯子的身份受周室册封。此举得到周安王及诸侯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在公元前386年,被尊为正式的齐侯,并列入周室行列。
最终,在379年,当吕氏控制下的齊康公去世时,由于吕氏被迫让位于 田氏,这段历史就被称为“代齊”,并且在稷下学宫这一重要文化地标中留下了一份深刻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