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历史名人诸葛亮隆中对策典范最后为何未成大事

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唯一一个未曾中断过历史的国家。在悠久历史和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这些都是宝贵文化遗产。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诸葛亮为刘备规划出了隆中对,但诸葛亮最后为什么还是失败了。

隆中对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它讲述了诸葛亮刚准备出山时就为刘备构建了一幅实现汉朝一统的宏伟蓝图,但最终因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一切都化为了美好的泡影。那么,诸葛亮精心设计的隆中对为何会失败呢?

早在诸葛亮出山前,就有世外高人司马徽预言过,他曾说:“亮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没想到后来一语成谶,诸葛亮最终失败,没有实现隆中对的宏伟蓝图。而隆中对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为何司马徽会这样讲?难道他提前看破了整个大局走势?

在三国志中陈寿是这样描述诸葛亮:“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这就说诸葛亮善于治国理政而非用兵打仗。从这段史料再结合司马徽说的那句话,就明白了司马徽这样说的深意: 诸葛亮得到了自己的真主没错,如果是在太平年代,诸 葛建立能够顺利发挥自己的才能。但现在是群雄割据的大乱时代,并不是符合于他的专长,因为战乱年代少不了打仗,而他却并不擅长军事方面,所以为何会不得其时。

而正因为他不得其时,他在隆中对规划出的这一套方案并不符合当下的战乱年代,所以从一开始就预示着成功的难度很大。

再者,从隆中对本身而言,就有许多不妥之处。当时他为刘备规划的一套方案是在公元207年,当时曹魏方面占据了很大的优势。首先曹操当时谋士智囊团就有许攸、程昱、荀彧、司马懿等等;武将方面更是有夏侯家族、张辽、高览(徐晃)、许褚乐进等等;地盘方面曹操占据了大半个中国,最重要的是曹操当时占据天机,有王牌汉献帝在手,用以笼络人心。而孙权又继承江东父辈的大业,有一定的地理优势,并且江东土地肥沃,又有一帮贤臣良将辅助。而反观刘备,只有一弹丸之地,还整天东躲西藏,无名无姓的小人物,没有像样的谋士,也仅仅几千人马,要夺取天下谈何容易。

而此计划所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向苑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大义灭亲百姓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段话中的荆州很关键,可惜公元219年不仅丢掉了荆州并搭上了上将关羽老命,这样计划已经偏离正确轨道。

后来刘备又意气用事率十万蜀军被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归还病死自己也跟着去世。他失去了主心骨,再加上软弱无能,更进一步导致严重偏离原来的计划数次北伐虽然都无功而返更加劳民伤财导致蜀国国力空虚。而因为常年征战蜀国内事无法顾及,小人宦官专权内事堪忧如此逆行最终导致所有努力成为泡影也许只有希望让那些愿意相信的人继续坚持下去。

关于这个问题就是这些内容是否帮助到你如果觉得还可以的话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古宫历史网我们会一直带给大家更多精彩内容不要错过哦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