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猗园逸野堂内,一场时光穿梭之旅正在等待着探索者。在这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小舟不再是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遥不可及,而是一座展示中国古代卓越造船与航海技艺的博物馆。这些纯手工制作的大型古船模型,如同时间机器,将沉淀在历史长河中的故事和文化精髓重新唤醒。
中国船模制作技艺悠久,其根源可追溯到汉代。上海地区则有着从唐代开始的造船历史。而这项技艺,不仅仅是木工、竹编、漂染等单一工种的集合,它更是一门集多种传统手工制作于一体的艺术。每艘古船背后,都有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份民族的情感。
然而,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中,这些传统手艺面临着生存危机。当年的“指尖上的船王”吴培,用三十多年的岁月和汗水,成功地创作了数百艘中外古船,每一艘都承载着独特的人文关怀和对历史深情。
记者走进吴培工作室,那里的景象如同一个海洋巨流,各种大小各异、形态各异的名帆轮、战舰、高头帆boat……宛若是一个真实的小世界。在这个空间里,可以触摸到过去的一抹音色,品味到那份由心所生的史诗般壮丽。
吴培自豪地说,他从事此行三十年,大约制作了300余艘古船,其中最让他骄傲的是那些代表中华文明瑰宝——中国古代官用或商用的珍贵货物。他细致地讲述了每一次搜寻资料的心路历程,从北京到南京,再至国外图书馆,无不为了寻找真实而不懈努力。
他的作品仿佛活泼跳跃,有李鸿章曾乘坐过清朝官用的巢湖官船,有郑和下西洋宝石般璀璨无比。这一切,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与往昔相遇,又与现在并存。一切似乎都因为这一位“指尖上的船王”的巧妙还原而得以重现。
对于吴培来说,最大的遗憾莫过于许多先进设计失传,但他仍然坚信通过这门非遗技艺,可以挖掘出更多关于中国辉煌时代的秘密。他梦想将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共享给世人,同时也希望能借此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并尊重我们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