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著名京剧艺术家,郝德元的艺情与父亲郝寿臣同出一辙,他在美国留学期间,不忘故国之音,以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将京剧文化推广至美国家庭。
在父亲严格的教育下,郝德元曾被禁止学习戏曲,但他对京剧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暗自练习。他的才华和热情最终赢得了父亲的认可。在1951年创办的“国剧雅集”中,郝德元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组织不仅为中国传统戏曲提供了一片舞台,也为后来的几代京剧演员奠定了基础。
回到祖国后的郝德元,在北京师范学院任教并讲授《教育与心理统计学》,他的智力开发和心理测量统计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他还参与电影《群英会·借东风》的拍摄,但由于父亲健康原因,他恳请袁世海代演曹操角色。
1962年,《郝寿臣脸谱集》正式出版,为后人研究京剧脸谱提供了宝贵资料。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些珍贵资料遭到了损坏。在1980年代,“�2296岁先生”,王光美同志慷慨赠予“面子”的画册给予恢复名誉后的家庭,从而使这份遗产得以保存。
1996年,《面子》再版首发式上,由主席珍藏本重印。这次活动表彰了主人公所做出的贡献,并将其永久陈列于湖南故居供后人瞻仰。这样的经历无疑是对一个家族历史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对他们贡献的一个纪念。此外,作为教育工作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环境变化多端,但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事业,他们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