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七雄中,秦哀公的时代(前501年),诸侯间的争霸之战如火如荼,大国兼并小国,扩展疆土。为了巩固新得土地,大夫们被分封,这导致大夫之间斗争激烈。大国内部矛盾日益尖锐,都渴望暂停战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宋国大夫申包胥奔走于晋、楚两国之间,致力于调解和平。公元前546年,在宋国内举行了“弭兵会议”,晋、楚两大国家及其代表南北双方达成了和议,并订立盟约,以除外齐、秦两个强国外,其余各小邦都需向晋、楚朝贡,从而实现了半世纪以来的和平。
然而,当楚平王即位后,他对太子建提出了废黜之意。当时太子建与其老师伍奢正在城父镇守。为防止伍奢反对,楚平王先将伍奢召来,并诬陷说太子建谋反。尽管如此,伍奶坚持不认罪便遭监禁。而此时太子建已知情,与儿子逃往宋国。而另一位儿子伍尚回到郢都,却同样被杀害。在这场悲剧中,只有另一个儿子的木匠才能幸存,他带着侄子的公孙胜逃到了吴地,而他的父亲则在监狱里冤死。
随后,木匠带着侄子的故事继续发展,他们白天躲藏晚上赶路,一次偶然遇见东皋公的人物,让他冒充自己通过关口,最终成功逃脱。这段故事传遍了整个社会,也成为了一个关于忠诚与勇气的传奇故事。在那个充满战争和政治权力斗争的年代,他们展示了人们面对逆境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