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德元,京剧票友之名,深受父亲郝寿臣的影响。从小,他就对京剧情有独钟,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学习书法、绘画,并偶尔在父亲演出时偷偷观摩技艺。1938年,郝德元毕业于辅仁大学后,便投身京剧表演,并在1940年代初期结识了袁世海,这一段经历对他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1年,郝德元与卓孚来、赵培忠、蒋中一等人共同创办了美国第一家京剧票房——“国剧雅集”,并成功举行首场公演。在此后的50多年里,“国剧雅集”先后公演86场,演出206出戏,为推广和传承 京剧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6年,当北京电影制片厂筹拍戏曲影片《群英会·借东风》时,由于其父病倒无法参与拍摄,郝德元积极向文化部张致祥副部长请示,以确保这部作品能够顺利完成。他也恳请袁世海代替其父扮曹操角色,以尽可能减少项目延误。
随着时间的推移,郝寿臣的脸谱资料也逐渐失散,但1980年代,“郝寿臣艺术整理委员会”成立后,一本珍贵的《郝寿臣脸谱集》通过王光美同志捐赠而得以恢复。此外,在1996年,用主席珍藏本重印的《鍊壽成顔譜集》问世,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了解这一伟大艺术家的方式。
作为一个生于戏曲家庭的人物,其对于京剧的情感渗透至生活每个角落。无论是在美国留学期间还是回国后,他都坚持不懈地传播和发展这门古老而神圣的艺术形式。他的故事,不仅是关于个人追求梦想的一次探索,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如何得到认可和保护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