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侯争霸的岁月里,秦哀公时期的申包胥哭泣于秦庭,反映出那一段历史上的紧张与不安。那个时代,大国吞并小国,以扩大版图为目的。而这些新获得的领土往往被分封给立下战功的大夫,这些大夫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势力,他们之间的斗争也日益激烈。大国内部矛盾尖锐,使得各国希望停止这场无休止的战争。因此,在公元前546年,晋楚两国以及其他几个国家在宋地举行了一次和平会议。在此次会议上,晋楚两国内阁代表南北两个集团进行了和谈,并签订了盟约。这份盟约规定,只有齐、秦两大强国除外,其余的小邦必须向晋、楚两强朝贡。从此之后近五十年间,再未发生过重大战争。
然而到了楚平王继位后不久,他决定废黜原来的太子建。当时太子建与他的老师伍奢正在城父镇守。为了防止伍奢不同意这一决定,楚平王先将伍奢召至宫中,但声称太子建正策划叛乱,将其囚禁起来。不久,又命人暗杀太子建,同时逼迫伍奢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要求他们回京参与谋反。但是,大儿子伍尚返回郢都便遭到捕杀,而另一位儿子伍子的逃亡故事则充满了惊险。
尽管面对重重困境,吴越之交最终成就了陈涉起义,最终导致的是一个新的局面,其中吴越成为新兴力量,而其他诸侯则相继覆灭。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思考,如果申包胥没有哭泣于秦庭,或许历史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