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历史上的今天揭秘数字时代的过去

计算机之父的诞生

1950年2月27日,约翰·巴克利(John McCarthy)发明了第一个程序可以在多个用户之间共享的操作系统。这个事件标志着现代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巴克利不仅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驱,也是编程语言LISP和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术语的创造者。这一天对后来的信息技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互联网协议之战

1989年4月26日,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通过了一项名为RFC-1122和RFC-1123的文件,这两个文件定义了TCP/IP协议族作为因特网标准。这场“协议之战”决定了全球通信网络如何运作,并奠定了现代互联网基础设施。TCP/IP简化了数据传输,使得不同类型设备能够互联互通。

第一台商用PC发布

1977年8月12日,IBM公司发布了一台名为IBM PC,它被认为是第一台成功商用的个人电脑。这款电脑采用开放架构设计,可以由众多第三方制造商提供配件,这一策略极大地推动了个人电脑市场的发展。它也成为后来所有兼容IBM PC(x86架构)的平台所追随的一条道路。

世界最大的数据库建立

1969年6月20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开始开发MINUTEMAN II导弹控制系统时使用的大型数据库项目。在此基础上,一种新的存储管理系统被开发出来,这就是现在广泛使用的人口普查局统计软件DBMS产品家族之一——System R。该项目证明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对于支持复杂应用程序至关重要,对于后续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研究有着直接影响。

万维网诞生纪念活动举行

1990年的12月31日,蒂姆·伯纳斯-李在西北电气劳伦斯塞弗利普研究所进行了一次测试,他向其他实验室发送了一份消息,该消息包含超文本链接,从而实现了解析器到解析器之间无需手动更新即可访问资源这一功能。这一天被认为是万维网(WWW)或更常称呼的“互联网”的正式开端。当今我们通过浏览器就能轻松地访问这些资源,是对伯纳斯-李早期工作的一次巨大肯定。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