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啸伯中国现代戏曲名家中的双绝

奚啸伯,中国现代戏曲名家,以其卓越的表演艺术和深厚的京剧文化底蕴,成为了京剧四大须生之一。他的艺术生涯始于童年,他不仅受到了家族对书法绘画的熏陶,还在言菊朋先生那里学习京剧,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奚啸伯拜师后,他勤勉刻苦,不断地向其他老师学习,如吕正一、王荣山等。在长达二十多里的路上,他每天徒步往返,不间断地背词练腔,为自己塑造了一副良好的演技基础。

1929年,奚啸伯正式踏入舞台,与尚和玉搭班开始他的职业生涯。他与杨小楼、新艳秋、小翠花、章遏云等著名演员合作,共同演出了一系列经典剧目,如《二堂舍子》、《四郎探母》、《法门寺》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提升自己的水平,并在1933年应尚小云之约参加了全套《秋胡戏妻》的演出。此外,他还曾陪梅兰芳到武汉、香港进行巡回演出,在天津中国大戏院与梅兰芳共同上演了多部杰作。

1937年,奚啸伯自立门户挂头牌,并拜李洪春为带道师。这时期合作过的人还有李德彬、傅德威、赵德钰等,他们一起表演三国戏,使得他的声誉迅速提升。在上海的一次公 演中,被赞誉为“集诸子百家大成”,并独立于舞台之上,被尊称为京剧四大须生的之一。

奚啸伯以其独特的声音风格而闻名,其唱腔严谨系统,有着一整套唱法则。他虽然嗓音并不高,但清晰悦耳,韵味醇厚,让人感受到有如洞箫之美。在解放后,他担任北京京剧四团团长、石家庄京剧团副团长等职,同时积极参与现代戏曲创作,如《白毛女》、《霓虹灯下的哨兵》、《奇袭白虎团》,丰富了自己的艺术领域。

代表作品包括《白帝城》、《空城计》、《上天台》、《击鼓骂曹》、《法门寺》、《白蟒台》以及《苏武牧羊》,这些作品都展现出了他卓越的艺术才华。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无论是在传统还是现代戏曲方面,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