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ǔ pén zhī qī 【成语故事典故】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庄子有一个贤惠能干的妻子,她对庄子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两人一生都恩恩爱爱,但最终他的妻子因病去世。在那难以忘怀的日子里,庄子的朋友惠子前来吊唁。他见到庄子左手紧握着瓦盆,右手拿着木棍,在鼓盆上敲击出悲伤的节奏,同时用歌声表达他内心的痛苦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惠子不解这背后深层次的情感,而庄子则以一种超然自得其乐的心态告诉他,每个人都在经历生与死之间不断轮回,就像四季更迭一样不可避免。
【出处】《庄子·至乐》中记载了这一情景,那里的文字充满了哲理和隐喻,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面对人生起伏、特别是失去亲人的方式。
【释义】“鼓盆之戚”这个成语原本指的是因为丧偶而感到悲伤,这个词汇通过历史故事传承下来,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人文关怀。
【用法】这个成语可以作宾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丧偶而感到非常悲痛和哀愁。
【近义词】除了“鼓盆之戚”,还有“丧妻之痛”,都是用来描述因失去配偶而引起的一种极度悲伤的情绪状态。
【成语举例】
家境贫寒,又有鼓盆之戚。
清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小谢》中就曾这样描写过,他笔下的主人公虽然身处困顿,但仍然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并且忍受家庭中的这种沉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