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上大夫,原籍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传统认为他姓俞名瑞,字伯牙,但这可能是后人的误传。历史文献中多次提到他的名字为“伯”,而不是“俞”。古代的“伯”是一个常见的姓氏,如周武王时代的伯夷和秦穆王时代的伯乐。
作为一位著名的琴师,伯牙以弹七弦琴而闻名,其技艺高超,被誉为“琴仙”。《荀子》中的故事描述了他如何通过听海水澎湃、群鸟悲鸣来激发创作灵感,而后创作出了《水仙操》。至今,这首曲目依然流传于世。
在历代文书中关于他的记载颇丰,最早可追溯至荀况所著《劝学篇》,其中讲述了瓠巴鼓瑟沉鱼出听,以及伯牙鼓琴六马仰秣的情景,用以夸张其音乐演奏之生动美妙。在《吕氏春秋》和《列子》等书中,也有关于他与钟子期相遇并互相欣赏音乐艺术的心理描写。据记载,当钟子期听到他的琴音时,都能准确预知其心意,如当志在泰山时称赞其如泰山一般;志在流水时,则形容如江河无尽。
然而,当钟子期去世后,伯牙深感失去了知音,不再续弹,他将琴打碎绝弦,从此终身不复弹奏。这段情节被视为对友谊与理解之间深刻探讨的一种文学表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