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代泉,黄梅戏音乐的翘楚,就像慕容晓晓在庐剧领域发光发热。他的童年是与庐剧和谐共生的时光,但1958年的他,以出色的二胡技艺考入安徽省艺校,深造庐剧音乐三年。他对庐剧的热爱远超黄梅戏,当初同班四人中,他是最后一个坚持不懈的人。但就在他即将展现才华之际,学校撤销了庐剧专业,这让他一度迷茫。然而,他被留校教授,使得他成了为庐剧种下一颗种子的重要人物,即使那株树木没有机会成长开花。
后来,在1993年省艺校再次招收庐剧班之前,徐代泉决定转向黄梅戏。尽管两者不同,他通过学习黄梅戏学生的唱腔课迅速掌握,并最终成为编写教材中的主要作曲家之一。在创作过程中,他投入了全部的心力和情感,有时候甚至因为作品而流泪。而完成作品后的那种满足感也是难以言喻的。
徐代泉一生分三业:教学、创作、研究。他不仅在本校担任教师,也曾是中国戏曲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即便退休依然无暇闲适。他的创作涵盖多个地区的传统戲曲,如黄梅戏、庐剧、京剧等,还有淮北梆子及其他几十部教学用劇目。此外,他还参与编纂《中国戲曲音樂集成·安徽卷》,并获得“编纂成果二等奖”。
提到安徽黃梅戲電視劇,無論是《桃花扇》、《半把剪刀》、《家》、《春》、《秋》、《啼笑因缘》、《二月》、《潘張玉良》或《祝福》,都离不开徐代泉这位传奇性的作曲家的贡献。在65岁高龄仍旧担任中国戲曲學院及安徽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的徐代泉,其对于黃梅戲音樂電視劇以及傳統戲曲總體發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是不可磨灭的一頁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