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行虎步四年级讲一个历史故事

【成语故事典故】在晋朝时期,有个人名叫刘裕,他的外表和气质非常出众,走路像龙行一样威武,步伐如同虎步一般有力。他对于问题的看法也总是与众不同。在桓玄篡夺晋朝政权后,刘裕起兵反抗,并帮助安帝复位,被封为宋公。随后,他平定了南燕、后燕、秦等自立为王的小国,最终在公元420年废除晋朝建立了宋朝,使他成为著称的宋武帝。

【出处】关于刘裕的这段描述可以找到于《宋书·武帝纪上》:“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他的英姿飒爽。

【解释】“龙行虎步”这个成语原本用来形容帝王或将领高大威猛,不凡的仪态和气度。现在它也常用于形容人的气概和体格。

【用法】这个成语可以作为宾语或者状语,用来修饰人,可以指人的气度和体格。

【相近词】

器宇不凡:形容人的仪表或气质很特别。

气宇轩昂:形容人的气派很豪迈。

【相反词】

卑躬屈膝:形容行为低微卑猥。

低三下四:形容态度谨慎小心翼翼。

【成语举例】

章炳麟在《驳黄兴主张南都电》中写道:“黄君总率六师,龙行虎步,苟军人受谣成惑,当明谕晓导,以解群疑。”这里使用“龙行虎步”来形容黄君领导士兵英勇前进的情况。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