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南市教育科研网的支持下,包云岗教授致力于降低芯片设计的门槛。他提出了“一生一芯”计划,这是一项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开源芯片设计技能的项目。未来,他希望能够逐步实现这一愿景。
4月中旬,一款特殊的开源处理器芯片将完成流片。这是由国科大五位本科毕业生共同参与设计的,他们成功地开发了一款可以运行Linux操作系统并支持基本输入输出设备的芯片。包云岗对此感到非常期待,因为这标志着国科大“一生一芯”计划取得了首个成果。
作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和先进计算机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包云岗一直专注于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他现在正在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开放指令集RISC-V和开源处理器芯片上。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包云岗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即通过大学流片计划,让学生们亲手参与到芯片敏捷设计方法中,并最终带着他们自己设计的实物毕业。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手-on能力,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复杂概念。
尽管面临许多挑战,但包云岗坚信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他认为,通过开源,我们可以降低技术门槛,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这个领域。他的努力得到了学校和教育部的一致认可,被誉为推动本科教学改革新趋势的一部分。
对于未来的展望,包云岗表示他希望看到更多高校模仿这种模式,并且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改变会带来显著结果。在自然环境中降低科技创新的大门,是他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而淮南市教育科研网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平台,以支持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