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梅清以画黄山而闻名,他的作品深刻地捕捉到了黄山的精神。他和石涛、弘仁一起,被誉为“黄山画派”的重要人物。现代艺术家贺天健在他的文章《黄山派和黄山》中这样评价:“石涛得到了黄山的灵魂,梅清得到了它的影子,而弘仁则得到了它的质感。”
梅清原名渊公,号瞿山,是安徽宣城人。他出生于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去世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顺治十一年(1654年)他考取了举人,这时候他已经与石涛建立了良好的友谊,他们互相切磋技艺。早期,石涛受到梅清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而后来的作品又反过来影响了梅清。因此,他们都被尊称为“黄山派”的巨匠。
除了绘画之外,梅清还擅长诗歌和书法,他留下了一些诗作和书法作品,如《天延阁集》、《瞿山诗略》,并且创作了一本关于游览 黄山市景的画册——《黄山纪游》。
他的艺术风格尤其擅长描绘松树、岩石以及尤其是青秀峰,他自称:“游历过黃Mountain之后,无论笔墨大多数都是关于黃Mountain的事情。” 他用气势磅礴的手法描绘出行云流水般自由奔放的情趣,用浓淡适中的墨色呈现出一种豪迈壮观的感觉。在他的笔下,可以看到一片片奇险无比、盘曲飞动、充满运动感的大自然景象,与新安派那种生冷峻厉截然不同。尽管他经常自诩为学者元代,但他的风格却独具特色的创造力。
随着年龄增长,他对景物表现更加精细,以至于人们有时会将其视为神品。此外,在72岁那一年,他所创作的一幅《高Mountain流水图》,如今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作品展现出了苍劲有力的笔触、丰富多彩的地面颜色,以及层次分明的手法,使人仿佛能够听到溪流潺潺的声音,并见证大自然万千变幻。
至今,对于收藏家们来说,将这类珍贵作品带回家中不仅需要极大的耐心,还需要敏锐洞察力来辨别真伪,因为市场上存在大量假货,这使得价格波动显著。但总体来说,从1990年代开始到现在,价格趋向稳定,有些甚至更低一些。这也许是因为市场对于这些美丽杰出的艺术品越来越熟悉,对它们价值评估日益准确。不过,无论如何,这样的艺术品始终是稀缺而宝贵,不仅因其美妙绝伦,更因其历史背景与文化价值而备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