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悠久,充满了诸多的故事和人物,其中就包括了义阳公主——唐高宗李治庶长女,她为何被囚于宫中?这段历史事件引人深思。
最初,义阳公主因坐罪而被囚于宫中的掖庭。后来,她得到了太子李弘的营救,并嫁给了袁州刺史权毅。在天授二年(691年),权毅参与反对武则天的行动,但最终被杀。随着权毅的去世,义阳公主再次被囚于宫中,最终黯然去世。
在神龙元年(705年),当唐中宗复位后,他追赠金城郡长公主,并将她陪葬于乾陵。这段生平记录着一个女性如何因为政治斗争而遭受困境。
金城长公主,也称下玉,是唐高宗李治的长女。她母亲萧淑妃因与武则天争宠而遭到杀害。由于这个原因,以及妹妹高安公主一起,被囚于掖庭宫。在咸亨二年的某一年,她嫁给翊军权毅。但根据《新唐书·李弘传》和《新唐书·公主列传》,两位姐妹都已经近四十岁才得以出嫁,而《资治通鉴》则提到她们年龄超过三十岁时才能结婚。
在天授二年的那一年,权毅参与反对武则天政府的一次行动,最终也遭到了杀害。当他死后不久,义阳公主也离开了人世。而在神龙元年,当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发动政变推翻武则天统治时,李唐王朝重新登上皇位,这使得义阳公主要有机会获得追封为金城长公主,并且与丈夫共同入葬乾陵。
墓志铭记载着她的美好生活以及其夫人的忠贞:“乃尚义阳公 主”,即“太宗文武圣皇帝之元孙,高宗天皇大帝之长女”。她是一位聪明过人的女子,“资灵质婺”、“毓庆琼柯”,拥有超凡脱俗的气质和品德。在她的墓志铭中,我们可以看到她作为一名女性所面临的情感纠葛和社会地位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