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唐朝的女皇帝与诗人简介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 唐朝唯一被公认为正统女皇帝。她出生于624年,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她的父亲武士彟是一位商人,家境富裕。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曾经是隋朝皇室成员。
14岁时,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被赐名“武媚”。她在宫中以其美貌和聪明著称,但一直未能获得太宗宠爱。在太宗去世后,她继续生活在宫中,与新任皇帝李治建立了情感联系。
永徽元年(650年),李治将她纳入后宫,并很快晋升为昭仪。她生下一个儿子李弘,并逐渐取代萧淑妃成为主导后的女性。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她也展示出了心狠手辣的一面,以各种手段消除对手和竞争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治开始考虑废黜现有的王后王氏,并立武则天为新的皇后。这一决定遭到了许多大臣的反对,但最终在长孙无忌等人的支持下得以实现。显庆四年(659年), 武则天正式被立为皇后,这标志着她作为实际上的君主地位得到确认。
然而,即使如此,她仍然需要不断斗争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在690年,她自立为帝,建立了新的政权——周朝。在位期间,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如改动官职、奖励忠诚的大臣以及减少异族贵族的地位。
705年的神龙之变之后,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則天退位,最终导致唐中宗复辟,上尊号“則天大聖皇帝”,然后更改称號為「則天大聖後」,於乾陵與高宗合葬。开元四年(716年),谥号又被修改为“則天順聖後”。
除了政治上的成就外, 武則天也是一位诗人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如《臣轨》、《如意娘》等深受当时社会欢迎。她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和传奇色彩,为中国历史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