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喜——燕国最后一任君主,公元前255年(燕孝王三年),喜继承了父亲燕孝王的位置。几年后,公元前251年(燕王喜四年),他与赵国结盟,并送去了五百金作为酒宴的资助。这时,丞相栗腹提出了一个攻伐赵国的计划,但遭到了昌国君乐间的反对。乐间认为赵国是一个四面作战且人民熟悉军事的国家,不可轻易攻伐。但是,其他群臣支持这一想法,因此战争开始了。
这场战争中,大夫将渠发表了一番感慨,他指出联盟和赠礼之后立即发起攻击是不吉祥的事情,但是他的忠言被忽视了。最终,在廉颇率领下的赵军在鄗邑击败了栗腹的部队,而卿秦在代邑也遭到了失败。在这种情况下,乐间逃到赵国,被迫流亡。
随着时间的推移,再次发生了一系列事件,最终导致了两军交战。在一次战斗中,大将李牧率领赵军成功夺取了武遂和方城。此时剧辛,一位曾经生活在赵国内的人,因为庞暖成为新任将军而逃至燕国。当时因为连续受到秦军围困的情况下,庞暖被任命为大将,但很快就被俘虏并杀死。
正当这个时候,燕王喜再次考虑进攻,同时咨询剧辛关于如何对付庞暖的问题。然而,这次又是一场灾难性的失败。大约有二万名士兵失去生命,而剧辛自己也身负重伤最终不幸死亡。这段历史展示了一位君主及他的谋士们对于外交政策和战争策略决策过程中的深刻思考,以及这些决定带来的悲惨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