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俗名张志诚,法名理穷,当地道众亲切地称他“张道”。1910年10月1日出生于甘肃省天水县,早年出家榆中兴隆山,系清代高道悟元子刘一明真人法裔。解放前夕,他云游到宁夏海原县天都山。1999年10月30日,道长志气凌然,在家中端坐羽化而去。他对建筑、针灸、美术、书法都有过研究,有的造诣颇深。在1998年,他在《中国道教》第一期上发表了《六十年来的学习体会》一文,并编撰了《河图洛书与先后天八卦》,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
自述出家经历:他法名为张理穷,号悟心子,在兴隆山娘娘殿出家,由师爷胡上明下清和师父杨上至下林教授。他生不逢时,从小孤苦无依,只身奔走衣食之需。在兰州,他遭遇重病,无数医生诊治皆无效,但教会医院西北疗养院的院长张鸿仪慈心相助,让他前往山林修养,以求治疗奇迹。因此,他决意上山出家,不料仅在短月余时间内病愈强健,为全山七八人中最为壮硕的大力士,这种奇迹非凡力量所能及。
西华山位于宁夏海原西部,与甘肃境内的屈吴山对峙。其东麓繁华如故,而主峰天都山峻峭如插入云霄古时树木蓊郁云清气爽,是西夏王元昊构建宫阙的地方。这座仙境般的建筑遗址后来被成吉思汗战争破坏,再次成为善信们在瓦砾堆中建立新庙宇——天都山道观。当地百姓因连年的灾难生活困顿,无力顾及修庙事宜,而改革开放初期政策宽松正好让这位爱敬的人物——住持张理穷机会匆匆返回,将个人梦想转化为修复此处荒废寺庙的事业。
十多年的努力下,天都香火再燃,一系列洞殿楼阁恢复往昔风貌,同时又增添了一些新的结构。此外,还进行了绿化工程,使得整个区域更加宜居可观。随着大自然回春和他的功绩得到认可,他更是受到政府表彰并且参与救灾活动,更是在1998年的中国道教协会第六届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理事。
作为一个耿直宽厚、机敏果断的人物,与政府部门及信徒关系融洽。他以认真负责态度和恒心精神完成所有任务,使得这一片仙境重新焕发活力。而他的笔记本详细记录了建造过程中的艰辛,这些笔记展现出了作者的修养与气质,这一切都是从一生的奋斗和磨难中提炼出来的。在他的石屋里,即使环境简陋,但仍旧有一架手摇纺车,用来纺毛线制作毛衣;白日忙于建设晚间则静坐在煤油灯光下勤奋写作,每个夜晚如此持续数十载,将许多著作留给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