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的辉煌与赵匡胤的睿智:皇帝见佛不拜背后的故事
在宋朝,经济繁荣与和平共存,这一切或许是因为历代皇帝都避免了好战。宋太祖赵匡胤虽然是一名武将,但他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为宋朝创造了一个安定的开端。寺院僧官频繁地拍马屁,赵匡胤在佛前上香却没有一丝施礼。
百姓告状,赵匡胤挺身而出解危机。在北宋初年,齐州即现在的济南市周边地区,与京东东路治所青州相邻,是一个税收相对较多的地方。赵匡胤得知李汉超从民间征收高额赋税,便转身命人前往齐州,让李汉超解释为何要如此做,并赐予他几百两白银,要他归还那些过分缴纳的人民财产。李汉超被感动至极,“誓以死报”。
接管后周天下后,赵匡胤不断进行南征北战,其中有位叫郭进的大将,他被任命为洺州防御使、西山巡检。这位五代末年的著名将领深受赵匡胤信赖。但有人诬陷郭进与北汉英武帝刘继元有私交,将此事告于赵 匡 胜。他自然不信邪,便命令人绑架这位告发者,并让郭进自己处理此事。
然而,当那个人被带到面前时,不敢轻易杀害,因为这样会给人留下贼心难除之嫌;更改判决,让这个人带兵攻占北汉城池,不仅免除死罪,还能讨回官职。这个人并未带兵攻城,而是化装成商人的身份,以言辞说服了一位守城将领,最终成功引诱其投降。郭进遵守承诺向皇帝请求官职,并让那个诬陷他的士兵亲自送书信给皇帝,但最终遭到了拒绝:“尔诬陷我忠良,此才可赎死尔,赏不可得也。”又把那个指证郭进的人送回给郭进,再次上书求情,被迫再次表达对承诺的重视:“使臣失信,则不能用人矣。”最终,那个士兵还是获得了一份官职。
尽管是由后周小皇帝夺取宝座,但在治理国家方面,史家评价认为,在位十七年期间,对三百余年的基业传递子孙世代,都有典则和文物之治,以及道德仁义之风,使得三代之后考论仍无可挑剔。此时期可以说,无论是比肩汉唐,或是在文化教育上,没有谁能够超过它。而元脱脱修《宋史》时,对于这一点尤其赞誉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