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晋南北朝的动荡时期,中华大地经历了数百年的战乱,终于迎来了隋文帝杨坚的大统一。然而,他并未像其他皇帝那样留名青史,而是被人们遗忘。隋朝迅速灭亡,与其开国皇帝杨坚的治理方式有着密切关联。继位的隋炀帝杨广,不顾国家大计,而是沉迷于“问鬼神”,信奉方士安伽陀的妖言。
《隋书》记载,隋炀帝对江湖术士深信不疑,因此安伽陀趁机而入,并给予他一些捕风捉影、子虚乌有的建议。一次,他告诉隋炀帝根据天象预言将出现一个李氏天子,并提出了诛杀所有姓李的人的一条计策。尽管有些夸张,但出于对自己的安全和权力的担忧,隋炀帝还是决定相信这件事,最终导致了无辜之人的惨死。
值得庆幸的是,一位名叫李渊的人因为他的纵酒纳贿行为而免遭处罚,这使他成为了唐朝的开国皇帝。而这也与他之前的一个家族成员——申国公李浑有关。在一次阴谋中,宇文述利用了李浑的手段,最终让他继承了申国公爵位,但后来却被宇文述发现并告发给隋炀帝,以此作为陷害其他许多无辜的李姓族人的理由。
最终,在这种政治斗争和宫廷阴谋中,被指控与反叛政权有关联的人们遭到了残酷处罚,有32人被斩首。这其中包括了曾一度获得高官厚禄但最终落败的李渊父亲家中的成员。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个能够避免灾难、幸存下来并最终成为唐朝开创者的人,就是未来著名君主——唐太宗,即前面提到的那位能以“纵酒”、“纳贿”四个字保命的人——李渊。此事至今仍然是一个令人惊叹且充满讽刺历史故事。